热线:13528808632 华信达 | 离岸公司注册中心

全球去美元化 香港金融迎来机遇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凭借“背靠内地、面向全球”的独有优势,向来是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主要桥梁,也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以及亚洲首屈一指的金融科技中心。但近年地缘关系紧张,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香港不能再只靠旧有的一套“食老本”。如何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香港现时首要关注事项。

  香港资本市场近年表现低迷,港股交投淡静、IPO市场沉寂,有意见指香港不能一直“食老本”,要聚焦金融创新。香港过去十分依靠股票及新股市场,即使是后来的人民币业务亦已发展十多年,惟香港急需开拓新的发展方向及道路。事实上,香港特区政府亦意识到这点,近年大力推动绿色金融、虚拟资产及家族办公室等发展。不过,有专家认为,这些均离不开传统资本市场,香港需真正的另寻新方向。

  缩窄东盟货币兑换差价

  城市大学客座教授、MBA课程协理主任陈凤翔接受《大公报》访问之际,正身处新加坡。他直言,新加坡机场完美地将可持续发展与商业结合,如世界最高的室内瀑布及园林,并提供购物及餐饮服务。反观香港,虽说特区政府一直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但于“落地”上却不尽如人意。他又提到,香港一直引以为傲的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指香港于这方面的确发展十分理想,唯面对东盟及中东开始“去美元化”时,香港要抓紧的,是“去美元化”的机遇。

  陈凤翔直言,“去美元化”与人民币国际化是两回事。东盟及中东地区“去美元化”,并不代表会使用人民币结算,因他们避免与美国对着幹,所以东盟及中东企业未必愿意以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但香港可以提供当地货币与东盟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他指,现时香港有关东盟及中东货币的选择不够普遍,兑换率亦不够高效,建议香港要加快完善东盟货币在香港的交易环境,缩窄银行兑换差价,提供东盟货币金融产品,促成港商使用东盟货币与当地商界进行贸易结算。

  东盟中东货币国际支付份额升

  他又举例指,东盟及中东货币在国际支付的份额冒升。根据全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在全球十大贸易融资货币中,东盟及中东货币就占了一半,可见有关货币于全球贸易中愈来愈重要。他强调,香港加大拓展东盟及中东市场并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须积极去做的事情。

  事实上,香港银行网上提供的外汇兑港元电汇牌价,一直以G10货币为主,甚少东盟或中东货币,若要知道当日牌价要向银行查询。即使有提供东盟货币网上牌价,亦可以发现其兑换差价相对G10货币为大。以中银香港网上外币兑港元电汇牌价为例(见表),G10货币的买卖差价介乎0.52%至1.39%左右,唯独泰铢的买卖差价高达3.65%。

  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李律仁则认为,香港最大优势是“一国两制”,是扮演连接中国内地及全球市场的桥梁角色,只要起桥,收路费即可,但现时国际局势变化不定,香港作为桥梁之余,也须制定长远发展策略。他表示,香港首要是确保国际对香港的信任度,要保持香港国际色彩,可结交世界各地朋友,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港。他续称,香港有经验及制度优势,加上香港金融界包括监管当局拥抱科技,看好香港发展前景。

  金融发展 四大建议

  配合东盟及中东国家去美元化发展趋势

  提供更多东盟及中东货币选择及收窄兑换差价

  吸引更多资金来港

  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港

  力拓四大发展方向 吸引资金人才来港

  除“去美元化”,香港还有很多发展机遇。近年特区政府积极牵头发展跨境理财服务、家族办公室、绿色金融及虚拟资产等四方面。虽然发展目标明确,但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亟需业界分享及提出建议,以加快发展。总结来说,都离不开吸引更多资金及人才来港发展。

  香港疫后吸引大湾区内地居民踊跃赴港使用财富管理服务。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主席邓声兴表示,内地居民是港财富管理服务最大客源,惟内地资金调拨至香港存在困难,冀特区政府与内地商讨,尝试通过闭环式运作,让内地资金更容易南下。

  谈到财富管理服务,自然就想到香港近年加速发展家族办公室。Landmark Family Office首席执行官Cameron Harvey表示,香港宜通过强化合规要求、制定虚拟资产审计准则,及吸引更多海外平台来港发展等,进一步推动家族办公室业务规模扩大。

  绿色金融及可持续发展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另一方向。香港作为亚洲区内主要的金融中心,金融界人士表示,香港可望发挥自身优势,成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市场的“绿色超级联系人”,但前提是解决数据收集、统一标准及人才三大问题。

  各师各法去美元化 东盟推进本币结算

  尽管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目前全球已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去美元化”进程,其中一些饱受美元霸权制裁的国家,如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等更是“去美元化”行动的主要经济体。

  在本币结算上,目前多个新兴经济体在贸易结算领域推进本币结算,其中东盟在探讨如何减少金融交易对美元、欧元的依赖,转向当地货币结算,还在与中日韩共同签署的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特别修订稿中增加了本币出资条款。

  在结算渠道方面,全球现已建立30多个可绕开美元的结算体系。其中,金砖国家为了降低对美元跨境支付结算的依赖,通过整合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的银行卡支付系统,简化金融机构跨境支付程序,建立了金砖国家支付系统(BRICS-Pay)。


免责声明:本文由Hxdzhuce营销自动化博客发布,不代表华信达立场,若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如有问题咨询,请拨打:13528808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