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13528808632 华信达 | 离岸公司注册中心

港交所:香港力争成为未来企业上市首选之一

  “资本市场支持全球创新的关键做法就是上市的制度,2018年我们引入了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完全改变了市场基因,力争让香港成为未来企业的上市首选之一。”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在出席昨(8日)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作上述表示。

  “上市首选”一词的出现,不仅是香港交易所的愿景,也是香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立身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之底气所在。

  一场错过的大单引发改革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提到的2018年改变香港市场基因的变革,是香港上市制度最重要的一次改革,也是香港资本市场的一次战略转型。

  起缘于阿里巴巴。2014年,阿里巴巴考虑在香港上市,由于采用“合伙人制度”,即让持股比例不到10%的马云和管理团队可以保持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这模式造成“同股不同权”,抵触了香港“同股同权”的上市规则,香港联交所不愿意修改上市规则,阿里巴巴只能舍港取美。在美国上市当天,阿里巴巴首日股价上涨38.07%,收盘报93.89美元,市值达到2413亿美元。这是纽交所历史上最大的IPO,造就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

  港交所的这个规则不仅错失了阿里巴巴,也直接导致与中国内地数十家企业无缘。据2014年9月的数据显示,在102间到美国上市的公司中,近三分一都采取同股不同权架构,这批公司占全部内地上市公司市值的7成。由于“同股同权”上市原则的限制,港交所丢掉阿里巴巴这一大单,跌落了全球交易所IPO“集资王”的宝座(2009年至2011年,港交所连续3年成为全球新股集资金额最多的交易所),2012年排名第四,2013年第二,2014年上半年第四。

  港交所开始反省幷为此启动引入“同股不同权”的公众谘询。时任行政总裁的李小加希望能唤醒中环金融圈对未来香港能否保持资本市场竞争力的关注。

  2018年,港交所在上市规则中新增18A、8A和19C三个章节,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产业公司来港上市,以及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的地点。

  这个规则改变成功让阿里回归香港上市,时任阿里巴巴公司的CEO张勇说:“五年前错过的遗憾,今天得以实现。”

  实际上,不止阿里巴巴,这个改变让更多的公司回到香港。

  港股市值达35.7万亿港元

  港交所在2018年的这场改变,也是战略上的转型,港交所将以中国内地企业境外上市首选目的地作为自身主要战略目标之一。

  改变后的规则中,其中中概股企业来港第二上市的最低门槛以及取消第二上市必须是创新产业公司的要求,为中概股回港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谁都没有料到的是,港交所在2018年的这场改变,也为两年后中概股的回归打好了铺垫。2020年,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颁布审计新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后,因无法接受检查的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遭遇前所未有的退市压力。

  回港上市的数量由此陡然增加。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港交所改革后,截至目前一共有29家中概股回港上市。这29家回流中概股合共募资3356.17亿港元。

  以上市方式来看,2020年中概股回港主要作第二上市,但从2021年尤其2022年开始,双重主要上市正逆转第二上市成为回港上市的主流模式。其中有16家作第二上市,13家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流。值得一提的是,16家作第二上市的中概股中,其中有3家后续相继申请转为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分别是百胜中国、中通快递和哔哩哔哩。因此,截至目前只有13家中概股为在港第二上市,16家为双重主要上市。

  第二上市的主要优势在于对部分上市规则的豁免,IPO所需时间更短,上市及上市后的合规成本更低。双重主要上市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可能被纳入港股通,获得来自内地南下资金的支持,有助于扩大股东基础,提升全球影响,另外也可以促进股票交易活跃。

  从这一些细则可以看出香港在制定上市制度中考虑到的企业更细致的需求。截至2022年12月底,港股证券市场总市值已高达35.7万亿港元。

  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

  处于一个瞬息万变、不断革新和颠覆传统的行业,香港交易所背靠中国的独特优势,一直在提升市场的活力,建立具前瞻性的定位。

  2023年3月底,港交所又再改革,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主板上市规则》新增18C章,幷于3月31日起接收特专科技公司上市申请。行政总裁欧冠升在公告中表示,新经济行业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港交所引进的新上市机制将有助创新领域的新一代公司连结资本市场。

  欧冠升说:“我们相信18C这一新的章节会成为未来成功的关键。我们对新经济公司打开上市之门,吸引更多企业、更多流动性、更多投资人、更多专业服务,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欧冠升进一步表示,任何优质的AI的公司,包括OpenAI公司,想在港交所上市,港交所都会鼓励他们申请,同时希望他们能满足上市要求。在任何方面,AI将成为非常重要的转型性创新。公司要与时俱进,研究AI,来保护市场免于遭受滥用科技带来的风险。我们将不断增强我们市场活力和质量,不断增加新经济相关投资产品的品种和选择。通过衍生产品的开发,引入一系列稳定的改革。

  成为企业“上市首选”靠什么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国际竞争格局深刻变化关键时刻的中国,香港仍是连接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是连接A股与港股市场的一条“高速公路”。目前,沪股通、深股通成为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主要渠道,境外投资者对内地股票市场的投资有70%左右是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持有的。南向港股通对港股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日均成交额占港股总成交额的12%左右。

  “200多家新经济公司在港交所融资了1万亿港元。”欧冠升说。新经济背后是成长中的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2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同比增长0.9%,连续第三年位居申请量排行榜第一位,申请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报告还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有效专利数量约为1650万件,同比增长4.2%。其中中国有效专利数量达360万件,超过美国成为2021年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以330万件有效专利排在中国之后,其次是日本(200万件)、韩国(120万件)和德国(87万件)。

  科技创新在提升国家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专利则成为科技创新的“代名词”,甚至成为企业和国家技术力量的象征。

  如何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港交所此次针对“特专”科技公司的改革,着力于科技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引用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的话:“这是香港股票市场发展的另一新里程。新经济行业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们引入的新上市机制将有助创新领域的新一代公司接通资本市场。香港交易所一直致力支持发行人和投资者的需要,在2018年推出的上市制度改革令香港发展成亚洲领先的生物科技集资市场,今次我们在此基础上增设特专科技章节,将支持更多公司的集资需要幷实践创新理念”。


免责声明:本文由Hxdzhuce营销自动化博客发布,不代表华信达立场,若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如有问题咨询,请拨打:13528808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