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13528808632 华信达 | 离岸公司注册中心

国际金融论坛香港中心揭牌 倡续推全球化和可持续经济

  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金融论坛和香港金融学院联合举办主题为「战略竞争时代下的多边主义与全球化以及对亚洲的影响」的研讨会,以及国际金融论坛(IFF)香港中心揭牌仪式5日举行。

1.jpeg

  论坛议题一:战略竞争时代下的多边主义与全球化

  IFF联合主席、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认为,疫情的爆发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然而一些国家採取单边主义态度,限制国际合作,进一步挑战多边主义的实现。

  IFF理事、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提到AI对人类社会的颠覆性影响,「数字化发展帮人们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普林斯顿大学歷史与国际事务教授哈乐德·詹姆斯认为,全球面临塬有供应链中断的挑战,全球化应当继续发展,但联合国应当把供应链安全作为首要焦点。

  IFF副理事长、南丰集团董事长、中国建设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梁锦松说,香港是向西方解释中国的桥樑。未来全球化应继续坚持两点:儘管政府有衝突,但各国人民之间应加强交流;各国共同利用科技解决问题,强化政府效能,阻止坏事发生。

  论坛议题二:亚洲、香港和大湾区的前景与角色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赖志鸿首先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广州金融的发展。广东金融税收佔总税收的8.8%,跨境理财通为大湾区跨境资本流通实现双向高速路,南沙也定位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示範点。在如何与香港深化大湾区合作方面,林建海表示,广州要支持建设期货交易所、国际商业银行、保险服务中心和跨境金融业务试点,并推动绿色金融研究,提升金融监管数字化水平。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肯定了全球化不止令亚洲国家收益,全球各国都有从中得到益处。对于香港和大湾区未来的发展,他分享了几点建议:香港和大湾区一同发展ESG(环境、社会和管治),让大湾区的科创优势和香港经济联动合作;除资金流动外,更促进数据流动,提升数字化基建;加强交流,建设合作网络。

  IFF理事、中银国际控股首席执行官兼执行总裁李彤总结,目前亚洲主要面临叁方面挑战,一是全球短期金融市场动盪,发达国家收紧货币政策;二是逆全球化;叁是绿色发展可能会对亚洲国家经济发展造成绿色壁垒。针对挑战,她认为亚洲市场应坚定开放,捍卫全球化成果,促进与发达国家的对话和交流,加强经贸联动;同时加大科创投入,教育领域也要拥抱数字发展的大趋势。

  IFF学术委员、IFF研究院院长宋敏认为,全球化的步伐虽然放慢,但仍然存在。未来要继续全球化,中国必须解决环境质量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倡推动数字金融,以创新驱动经济。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财务总裁戴思力 (Nicolas Tissot)提醒中国未来在全球化的道路上,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克服地缘政治的影响,尽量用经济措施来化解紧张局势;二要净化生态,实现可持续的全球化和金融中心。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和战略竞争造成全球经济分裂风险,加之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及数位化治理系统还有待开发,投资绿色技术对人类来说将变得日益重要,而任何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都依赖国际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Hxdzhuce营销自动化博客发布,不代表华信达立场,若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如有问题咨询,请拨打:13528808632